姚树洁:银行业是官僚垄断

作者:姚树洁  日期:2012-10-18 1:18:51  阅读数:  网友评论:

诺丁汉大学当代中国学学院院长姚树洁

  

  周小川最近在《金融研究》发表文章说:中国银行业高利润不是垄断造成的

  附周小川原文链接:www.15ss.cn/news/20121018/n74234267.html

  周小川没有说出除了垄断,银行还有什么理由能够如此赚钱。他说中国除了5大国有银行以外,还有许多中小银行,加上无数的城市和农村的信用社,并由此得出中国银行业不存在垄断的论断。

  周小川为银行业的垄断做辩护,说明他可能不懂什么叫做有效垄断,或者是说他作为央行行长故意为垄断既得利益集团辩护。如果是前一个解释,那是国人的不幸;而如果是后面的解释,那就是国人的大不幸。他的观点把我逼到了无语的地步。不过,我虽然无语,我还是要说明我为什么无语的理由。这是我写这个博文的原因,因为,周小川这样公开维护银行垄断利润,他失去了央行行长应该有的公正和公平。如果连周小川都认为中国银行业没有垄断,我们就不可能指望政府打破垄断,因为,周小川代表的恐怕不是他个人的观点,而是整个既得利益集团的观点。

  什么是垄断?

  经济学教科书上的垄断定义大意是这样的:一个或多个企业可以通过它们在市场的主导地位来决定其产品的价格,从而,通过控制价格的高低来牟取非正常的利润。相对于自由竞争,垄断的结果是物品或服务的价格过高,而消费者得到的物品或服务过少。目前房价过高,买房子过难,就是典型的垄断结果。

  相对于垄断,自由竞争的定义是这样的:无数的企业生产同一个产品,每一个企业所占的市场份额很小,无法对市场的价格产生任何影响。因此,市场的价格是在无数商家和顾客的讨价还价中产生的。中国目前的农贸市场和中低端汽车市场,都是自由竞争的例子。

  用最简单的语言来区分垄断和自由竞争就是:‘在市场被垄断的情况下,一个或数个商家对产品有定价权。也就是说,这些商家是价格的制定者,英文叫做price-makers。而在自由竞争的情况下,每个商家都没有定价权,它们只能是价格的接受者,英文叫做price-takers.’

  垄断分为三种类型

1)独家垄断,英文为monopoly or perfect monopoly,也就是说,一家企业就能决定一个产品或者服务的价格;

(2)寡头垄断,英文叫oligopoly,也就是说,少数商家就有对产品或服务的定价权

(3)官僚垄断,也就是说,政府利用其国家的行政权力,为了保护某一个行业,或者某些企业利益,通过法律的形式,让一个或少数企业获得比自由竞争条件下高的多的非正常利润。

  在西方,垄断的存在一般只有前面两者形式,第三种形式非常少见。在中国,这三种形式同时存在,而官僚垄断形式是最普遍,也是对消费者伤害最大的的垄断形式

  周小川对垄断的理解

  周小川是一个比较懂经济的高级干部,但是,他对经济的了解是比较局限的。例如,他认为只要市场上有超过一家的银行,这个银行也就不存在垄断的能力。因为,他解释中国银行业没有垄断的唯一理由是,‘中国除了工行、农行、建行、中行和交行以外,还有许多其它银行,所以中国银行不存在垄断的问题。至于为什么银行利润肥厚,是因为有非垄断的因素存在。’

  周小川这个理由,一方面不符合上面的垄断定义,另一方面,他并没有给出让人心服口服的高利润的理由。

  中国银行业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垄断行业,其垄断的地位是政府直接干预的结果,属于一种最为严重的垄断形式。银行业的服务产品,主要是贷款和存款。其它的服务产品,包括取款、信用卡管理、汇款、转账、外汇转换,等等。其中,存贷款的利息都是国家通过周小川领导的中央银行确定的,由于存款利率定的太低,贷款的利率定的偏高,所有银行都可以得到非常丰厚的利差收入。这种收入水平,在自由竞争条件下是不可能达到的。

  银行本身不需要自己定价,国家就把价格给他们定好了,这就是典型的国家垄断。而且,垄断得非常厉害,顾客和消费者,没有半点讨价还价的余地。以目前的存贷利率为例,一年期的存贷款利息差别是3.06个百分点

  这个3.06个百分点意味着什么?如果说,全国存贷款总额是GDP的两倍的话,每年GDP的6.12个百分点就必须归银行所有。这是导致银行业每年有1万多亿人民币利润的直接原因,也就是说,银行业的每个员工,每年可以创造40万元的利润,加上平均每人30万元的工资,再加上非人工成本,银行业的劳动生产率高达每人每年100万元的增加值。

  全国如果是7亿劳动力的话,去年的GDP为47.3万亿人民币,每个劳动力创造的GDP不到7万元,只相当银行业人均GDP的7%。你把谁打死了,都不会相信中国银行业的实际劳动生产率是全国平均的15倍。这里面,除了垄断,就是垄断,没有别的原因可以解释这种荒唐的差别。

  国家对银行垄断地位的保护,是银行业低效率、高利润的直接原因。《中国新闻周刊》的官方博客这样写到,‘在2011年年底的一次论坛上,中国民生银行(600016,股吧)行长洪崎在致辞的开场白中提到,和企业相比,银行业的利润太高了,有时候自己都不好意思公布。。。一提到银行业的丰厚利润,很多人就会联想到银行员工传说中的高薪酬高福利。在此次采访中,的确有银行员工直言今年涨工资涨得挺多,有点不好意思说,和洪崎行长的话相映成。’

  ‘某商业银行总行工作人员说:那行长说的话,我还真没关注过。不过他说不好意思说,真是有点道道。我们单位内部也下过通知,不允许员工晒工资。听说去年有个同事因为晒工资,居然被调了岗位,给下放了,也许领导觉得他太张扬了吧!’

  ‘像我这种工作七八年、有一定技术门槛的职位,一年下来20多万。这几年银行都上市了,我们的工资增长速度确实很快。就拿去年说吧,我们基本上每个人都涨了工资,涨得少的也涨了30%多,多的可能有50%’。

  做为央行行长,周小川不能光为既得利益集团说话

  当下中国收入两极分化,房价奇高,存款利息太低,贷款利息太高,民间集资违法,银行的垄断利润不仅明显,而且规模巨大。

  1998年以前,银行坏账数万亿,占2004年全国GDP的20%多。国家用纳税人的钱填了这个窟窿。在上市以后,大规模圈钱,利润奇高的同时,国家对垄断行业,包括国有银行,的天量级利润,视而不见,让那些垄断企业和银行的高管和大多数员工,赚了个盆满钵满,大大的推动了国家的两极分化,也造成了许多社会的不满情绪。

  银行业是国内各个行业收入最高的行业之一,有的行长每年的工资加奖金高达数千万。清华大学的某个院长,当了工行的独立董事,每年开5次会议,收入50万人民币。

  2011年,民生银行的公开平均工资是38万人民币,工行是40万人民币。而全国的平均工资却不到4万元,这是怎样的一种行业收入差距?

  垄断行业和竞争行业的工资收入差别,导致社会严重不公,导致腐败,导致经济结构转型困难,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已经面对了太多太多的挑战。

  这个时候,中国未来的希望必须寄托在深化改革,而改革的重点就必须打破垄断,包括银行业的垄断。周小川作为央行的行长,他有义务、有责任承担这个改革的历史使命。可是,当这种历史责任摆在他面前的时候,他却公开为银行业的垄断地位辩护。也就是说,他不仅不会支持反垄断,而是倒过来支持垄断。

  看来,中国的改革困难,不是改革本身的复杂性,而是改革将要触及既得利益,而主要官员是既得利益的保护者,这才是深化改革最大的拦路虎


  上一篇: 周小川:银行业不是垄断 加入收藏夹 下一篇: 做好去产能的加法与减法  

相关评论
正在加载评论列表...
评论表单加载中...
  • 15亿基金申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