锂电池各公司业务

作者:吴丕义  日期:2011-8-16 13:01:17  阅读数:  网友评论:

锂电池从雾里看花到击鼓传花

  6月以来,锂电池概念在A股市场炙手可热。并制造了成飞集成,德赛电池,同济科技等一众妖股。

  • 本周可能是最后建仓良机?

  从2009年巴菲特投资比亚迪开始,锂电池就成为A股最为烫手的概念之一,但其间泥沙俱下,更是成为游资闻风而动的目标。锂电池的远大前程是憧憬于动力汽车的前景,而目前为市场追逐的投资标的,其绝大多数产品均是用于笔记本电脑等传统领域,虽然各家公司都开始为动力电池厉兵秣马,但核心技术的缺失,使得动力电池的发展并非坦途;一拥而上的非理性,又使得锂电池泡沫开始聚集。

  谁能在这场锂电池冲杀中突出重围,仍有待市场检验。但显然已经有人在这场概念大戏中,通过二级市场,掘下第一桶金。

  这里是锂电池概念股的“空中花园”,也是A股市场的狂欢之地。

  2010年7月6日,复牌之后的成飞集成(002190.SZ),一轮气势如虹的上涨,将其股价从12元左右,推高至35.86元的历史高点。而主导这一切的,正是该公司一纸公告,将增发1.06亿股建设锂离子动力电池项目。

  即便是成飞集成在五个涨停之后发布五大“风险提示”,仍难以阻挡游资的轮番冲杀。8月23日,在连续三个交易日收盘价格涨幅偏离值达到20%以后,成飞集成停盘至今。从7月6日算起的32个交易日,成飞集成掠得212.10%的涨幅。

  成飞集成并非孤例。

  德赛电池(000049.SZ)4月份以来,亦取下132.23%的涨幅。江特电机(002176.SZ)和同济科技(600846.SH),7月以来的涨幅分别达到89.25%和79.21%。而在全部概念板块中,锂电池板块以7月以来25.57%的涨幅,高居榜首。

  “越是处于朦胧阶段,越会有想象空间,市场炒作的动力就会越大。”浙江某私募人士向记者表示。

  “有‘锂’走遍天下”,有券商研究报告如此命名。而在锂电池概念鸡犬升天的背后,泥沙俱下却是不争的事实。

  在这场资本盛宴中,作为锂电池核心环节的正极材料和隔膜,国内几无上市公司参与。

  “深圳有数千家锂电池的组装厂,其实现在有些上市公司做的业务就是把各种材料买来组装起来出口。”某资深行业人士向记者坦言。

  令人迷惑的是,国内部分上市公司,从毫不相干的行业华丽转身而来,其雄心勃勃的锂电池棋局,核心技术从何而来?

  与此同时,咨询公司罗兰贝格(Roland Berger Strategy Consultants)发出警告,称全球汽车用锂电池产业泡沫正在成型,“到2015年,全球车用锂电池产能至少将会是实际需求的两倍。”

  锂电池的野蛮生长终将归顺于强者恒强的丛林法则,但兴风作浪的资本却早已经全身而退。潮退之时,裸泳者终将现身。

  锂电池远大的前程

  2010年6月,财政部、科技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出台《关于开展私人购买新能源汽车补贴试点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确定在上海、长春、深圳、杭州、合肥5个城市启动私人购买新能源汽车补贴试点工作。

  这点燃了锂电池板块的汹涌行情。

  根据上述通知,对满足支持条件的新能源汽车,按3000元/千瓦时给予补贴。插电式混合动力乘用车每辆最高补贴5万元,纯电动乘用车每辆最高补贴6万元。

  “只有通过政府补贴,把性价比的拐点打掉。市场大了形成规模效应,单件产品的成本下降,新能源产业才能实现良性循环。”凯曼资本产业投资总监张炜表示。

  而在此前新能源汽车的技术路径之争中,锂电池几乎完胜镍氢电池。虽然官方在政策上坚持“百花齐放”,但从业界到资本市场,锂电池具有容量大、循环寿命长、无记忆性等优点,目前已成为全球消费类电子产品的首选电池。而其作为动力汽车的电池装备,也为业界所普遍看好。

  根据日本调查公司Hiedge的预计,电驱动车以及燃料增程的电动车将在2020年达到近350万辆的销售规模;而IIT也预计使用锂电池的混合动力以及电动汽车将在2018 年达到超过200 万辆的销售规模。未来10 年内,充电式的新能源汽车有望以年均50%的速度成长。

  各国对动力电池汽车的补贴政策也是纷至沓来。如德国对电动汽车的消费者实行5年免税,并提供3000-5000欧元的补贴,冰岛更是提出2012年将全国汽车全部换为电动汽车的计划。

  正是在这一远大前程的指引下,市场资金闻“锂”而动。

  8月23日,同济科技(600846.SH)股价平地而起,连续三个涨停将其股价从7.26元推高至9.57元。中信建投武汉建设八路营业部、财通证券温岭东辉北路营业部等著名的游资营业部均在其间快进快出。

  而在连续三个涨停之后,上市公司方面才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作出澄清,传言中的锂电池投资项目,与该公司无关。

  8月26日,同济科技大跌8.78%,同日换手率达到24.68%,游资出逃迹象明显。

  正极材料盛宴缺席

  市场狂热的背后,却是A股上市公司在锂电池产业链核心环节的缺席。

  锂电池产业链由正极材料、负极材料、电解液、隔膜四大部分组成。国内上市公司大多集中于负极材料和电解液的生产,而对技术难度最高的正极材料和隔膜,鲜有涉猎。

  其中,正极材料在产业链中成本占比最高,约为锂电池总成本的三分之一。亦是毛利率最高的环节。

  而在正极材料的分类中,目前技术最成熟、应用最广泛、商业化最成功的是钴酸锂,而各国研发的重点则是动力电池用正极材料,包括三元素(镍钴锰酸锂)、锰酸锂和磷酸铁锂等。

  湘财证券在其报告中表示,目前被认为是锂电池发展方向的磷酸铁锂,其正极材料的技术壁垒甚高,优质产品的毛利率可达50%以上,远高于钴酸锂的15%和锰酸锂的25%。

  国内上市公司方面,钴酸锂的生产厂商为当升科技(300073.SZ)和杉杉股份(600884.SH)旗下湖南杉杉,且钴酸锂主要应用于笔记本电脑、手机等数码产品,而点燃市场想象空间的汽车动力电池,钴酸锂则难以应用其中。

  其中,杉杉股份现有正极材料产能达到6000吨,主要生产平台为其控股子公司湖南杉杉,其主要产品仍为钴酸锂。

  杉杉股份2009年年报显示,湖南杉杉该年度实现营业收入4.14亿元,实现净利润2306 万元。

  与之情况类似的,则是当升科技。当升科技的正极材料产能为3900吨,但其95%的产品,正是钴酸锂正极材料。

  本次创业板上市,当升科技总共募得资金7.2亿元,超募4.8亿元。利用募集资金,公司在江苏海门投资了年产3900吨锂电池正极材料生产基地项目,其中新增产能分别为钴酸锂1750吨、多元材料1550吨、锰酸锂600吨。

  华泰联合证券在其报告中表示,安全性差和过高的成本,限制了钴酸锂在动力电池领域的大规模应用。

  当升科技证券事务代表曾宪勤向记者表示,目前该公司募投钴酸锂项目,尚处于工程设计阶段,预计将于明年一季度建成投产。

  他同时表示,钴酸锂作为正极材料,只能用于小型锂电池,“用不到动力汽车上,主要是安全性的问题。”

  而对于最有希望成为动力电池组件的磷酸铁锂正极材料,目前各家上市公司大多处于研发阶段。

  佛塑股份浅试隔膜

  国内A股上市公司缺失的另一个环节,则是隔膜。

  根据国元证券的研究报告 “隔膜制造利润丰厚,以聚丙烯为例,原料成本仅8000元/吨,而加工制成隔膜后,价格可达300万元/吨。”

  但国元证券表示,目前世界上只有日本、美国等少数几个国家拥有锂离子电池聚合物隔膜的生产技术和相应的规模化产业。

  身披这一光环的,包括佛塑股份(000973.SZ)、沧州明珠(002108.SZ)、大东南(002263.SZ),前两家公司更是堪称近期妖股。佛塑股份7月以来的涨幅达到28.96%,沧州明珠6月以来的涨幅也高达54.21%。

  早在2009年10月21日,佛塑股份发布公告,称对旗下生产新能源电池隔膜的企业佛山市金辉高科光电材料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金辉公司”)增资288.68万美元,从此佛塑股份锂电池概念加身,更是在2010年以后一洗此前几无机构关注的境况,吸引包括社保基金、华夏系基金等纷纷进驻。

  佛塑股份旗下与比亚迪的合资公司金辉公司主要从事锂电池隔膜的生产,在2005年、2006年投产后逐渐走出亏损,2007年实现净利润1977万元,2008年净利润3436万元,2009年净利润3839万元。

  而金辉公司拟增资扩建锂离子电池隔膜项目,项目投资总额10500万元,各股东新增投资共712.96万美元,其中佛塑股份新增投资288.68万美元;BYD(H.K)CO。,LIMITED(比亚迪香港有限公司)新增投资236.20万美元;金辉公司管理层及核心技术人员出资成立的一家公司佛山金科达投资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金科达公司”),新增投资188.08万美元。

  金辉公司具有电池隔膜0.12亿平方米以上产能,目前主要产品是电子品电池隔膜,在汽车动力电池上使用很少,包括销售给比亚迪的隔膜,也主要是用在手机用锂电池。

  另外一个锂电池隔膜概念的上市公司沧州明珠,近期公司方面也表示,其研制的锂电池隔膜小样性能“尚未达到锂电池中低端用水平”。

  从2009年至今,沧州明珠股价一度由5.28元上涨至历史最高的2010年初的22.29元(做复权处理),而从今年6月以来的一轮股价上攻,又再度逼近这一历史高位。

  搏杀电解液

  相比国内上市公司在正极材料和隔膜上的浅尝辄止,电解液则是一个群雄并起的市场,但搏杀已然展开。

  “电解液主要是用六氟磷酸锂进行调试,六氟磷酸锂几乎全部是从国外进口,单纯生产电解液,技术含量并不高。”有锂电池行业资深研发人士告诉记者。

  目前国内上市公司中,主要的电解液生产厂商包括江苏国泰(002091.SZ)、多氟多(002407.SZ).

  江苏国泰早在2002年就通过旗下子公司国泰华荣涉足电解液生产,其产能也从最初的200吨扩张至目前的2000吨,成为仅次于日本宇部兴产和韩国三星的全球第三大锂电池电解液厂商。而根据东海证券的研究报告,其电解液产品的毛利率,也有40%之多。

  但作为技术门槛较低的一环,电解液项目遍地开花。

  目前,国泰华荣即将产能扩至5000吨,而目前有1200吨电解液产能的新宙邦(300037.SZ),其IPO募投年产2400吨电解液项目,预计将于2011年投产,而超募资金更是将建设5000吨每年的成产能力,预计将于2012年投产。

  此外,杉杉股份旗下东莞杉杉,其电解液的生产能力也将达到每年3000吨,而华芳纺织也宣称,其磷酸铁锂电解液设计产能为5000吨。另外一家没有上市的公司天津金牛,其产能也将达到每年5000吨。

  但不容忽视的是,对于电解液生产的核心产品六氟磷酸锂,除天津金牛外,国内公司几乎全部依赖进口。

  根据中银国际的研究报告,六氟磷酸锂原材料成本约5 万元/吨,生产成本约为10 万元/吨,目前售价可达到35 万元/吨(含税),毛利率高达67%。

  国内上市公司已经开始抢占这一市场。

  多氟多利用募集资金投资建设的200 吨六氟磷酸锂项目目前正在进行设备安装,预计年内投产。而江苏国泰旗下的亚源高新,其300吨六氟磷酸锂的项目也将进入中试阶段。


  上一篇: 北车IPO过会 加入收藏夹 下一篇: 李克强:中国公司要精心建设蒙内铁路  

相关评论
正在加载评论列表...
评论表单加载中...
  • 15亿基金申购